回鄉
撰文/魯文印
民國六十八年九月,我離開了熟悉不過的家鄉─清境,到台中念高中,山上的孩子進城了。記憶中只有小時候爸媽帶我和大哥文先、二哥文學到龍潭「干城五村」探望給姨媽領養的弟弟德良時,有看過、坐過火車,過山洞時臉會薰黑的柴油火車,此時我才又再次看到火車。
在念台中二中的三年裏,很幸運的沒有被留級,七十一年順利從二中畢業,也很自然沒有考上大學;那時的二中學生雖然是第二志願,但是當年的大學很少,大約有七成多的應屆畢生,就成為被大學拒絕的小子。去補習班(東華補習班)準備重考,仍然不能自我約束好玩怠墮的個性,常常念不下書,習於安樂,畢竟都市的繁華對於深山下來的孩子,有著無比的魅力,於是一年後的聯考又落榜了…
七十二年夏天,回到清境博望新村等待當兵,想說先當完兵後再打算要做些什麼好了。那時楊天喜也在山上等待入伍,於是我們和楊雲龍、何太生、楊友明、張十良、鍾禮雲、陶家榮等年輕人自組「工班」,一起幫村內的居民工作。當時村內缺乏青年勞力,而我們正好可以彌補其空缺,又可以賺到自己的零用錢,這是我第一次出外後回鄉。
七十三年五月入伍,和楊天喜、趙昌華、胡建川一起到遙遠的高雄鳳山新訓中心,而後分發到屏東枋寮新開的新訓中心(擔任教育班長),直到七十五年四月三十日退伍。退伍後找到一份在台中工業區模具工廠做機車汽缸鑽孔的工作,因為受不了日復一日、朝八晚五,重複做單一鑽孔的工作,不到一個月就放棄了。由於未滿一個月,所以也領不到工資,當時媽媽用了一塊果園(丙地)一年的租金四萬元,買了一台中古機車給我,這是我人生的第一台機車,同時也第二次回到故鄉。
退伍的這年,讀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的二哥也退伍了。二哥到台北讀書後就較少回來,一來是路程較遠,二來是必須利用假日學習其他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,又要利用時間賺取自己讀書期間的生活費(學費則由助學貸款而來)。有一天二哥文學回到松崗看到我白天工作,晚上喝酒玩樂,突然跟我說要我跟他去台北補習重考大學,補習費及生活都由他負責;他叫我別擔心,只要負責專心補習重考就好,我那時毅然和他到台北,用他每個月一萬八的薪水過二人的生活。第二年(民國七十六年)考上中國醫藥學院公共衛生系,民國八十三年研究所畢業。
期間於七十九年一月和相識五年的慈新結婚,十二月生子魯駿,八十三年生女魯紜。八十三至八十五年留在系上當助教,二年後工作期滿,又是另一段徬徨、無業的四年遊蕩生活;雖考了多次「學士後中醫」又與我無緣,總是差一點。
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大地震後,父親問我願不願意回鄉管理果園,那時原先承租果園的農民也放棄不管了,剛好有這機會回來工作,我和父親商量甲地給我管理,但我要改種夏季高山香水百合,此時楊天喜、楊雲龍等對於百合種植已有相當的成果,也願意教我這個門外漢進入百合種植的領域。
於是我參加青輔會的「青年創業貸款」說明會,自己撰寫青創貸款計劃書,從合庫貸到我回鄉創業的第一筆資金,新台幣二佰萬元,那時回鄉的年輕人很少貸那麼多錢,但我認為目標確定就可以全心投入,評估可以承受的失敗就可以執行。八十九年秋天開始,半年的時間,村內的朋友協助我將土地上的桃、梨樹砍除,並整理土地。九十年春,開始了我百合花農的工作,這是我第三次回鄉。
這次回來最初只有我一人,老婆慈新仍在潭子加工區上班,駿、紜在潭子讀書,而我則每星期回台中兩、三次,這樣過了兩年。這期間,我們也在促進會的協助下開始推動清境社區營造的工作,並且籌組「清境社區發展協會」。
九十一年冬天,受了國中同學黃泰景的啟發,突發奇想,將生產百合的花卉包裝工寮改成咖啡館,以彌補十二月至七月沒有收入的日子,因為花卉收成時間為七至十一月;十一月了,花卉收入扣除了生產成本及生活開銷後,只剩下四十萬元,要如何撐起二個家庭(清境父母及台中妻兒)到次年七月的生活?剛好此時清境的遊客絡驛不絕,想利用此方式渡過沒有花卉收入的日子。
由於工程很簡單,只是起簡單的裝修及油漆,約十二月底就差不多完工了,媽媽做了一些家常菜在家中廚房宴請泰景同學及工作班底,同學又靈機一動,建議我們可以賣媽媽做的菜,咖啡館的招牌又從「小斜坡咖啡」變成「清境魯媽媽雲南擺夷料理」,媽媽是雲南傣族(舊稱擺夷族),因此命名。
到開店時(九十二年一月),我們推動清境社造的工作也有一年多了,那時常有上級長官及媒體來社區採訪社造工作,社區協會又沒多餘的預算招待來賓,當第一位理事長的我,只好請來賓到生意並不好的小鐵皮屋用餐;自己多付出一些心力,反正那時也沒什麼遊客會來博望新村(我住的村子)。準備開店時,許多村中的朋友難免有些質疑,我們村沒有遊客,餐及咖啡到底要賣給誰?我仍然認為值得一試,沒跨出第一步就沒有希望,多付出一些總是會有一些回饋的。經過多次的付出,終於有了一些成果;來探訪社區的媒體朋友除了報導社區文化之外,另外也會涉及周邊的休閒景點,也就使小店稍稍被介紹出去;村內開始有較多的遊客來玩、來參觀,村內也漸漸有了幾家民宿及餐廳。九十七年六月,搬到新蓋好的餐廳,室內空間、停車空間較寬敞也較完整,更是便於清潔管理,默默的付出終於獲得了些許的回報。
特別感謝社區協會的工作團隊及所有協助過我們的朋友!且讓我們繼續努力,回饋社區,共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!(2011.08.30)
※本文刊載於《從異域到新故鄉: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》